农业农村部:全国秋粮已收50.4% 进度与去年基本持平 央视网消息: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理,现在全国秋粮已收50.4%,进度与去年基本持平。 其中,玉米已收54.2%,中稻已收53.5%,进度同比相当。大豆已收47.0%,同比慢3个百分点。
图|中国农业新闻网水稻最高单产达1600斤 高尺度农田建设助力丰产丰收农业农村部13日公布,现在除了南方双季晚稻外,全国秋粮已经基本成熟,收获进度已过六成。各主产区高尺度农田建设连续推进,稳步提高粮食产能。江西绿能农民专业互助社理事长凌继河提到,由于高尺度农田沟渠通畅,成方连片,为机械种收缔造了条件,不仅每亩地种植成本淘汰了100元,今年水稻的最高单产也到达了1600斤。
图|今年,中央财政摆设867亿元资金全部用于再建设8000万亩高尺度农田。到2022年,全国将建成高尺度农田10亿亩,可以稳定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
(泉源:央视网)今年中央财政支出45亿元支持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全国农业生产托管事情推进会上获悉,今年中央财政共支出45亿元,在29个省区市开展农业生产托管项目,支持各种社会化服务主体为农户提供从种到管、从技术服务到农资供应等全程“保姆式”服务,有效破解了农村种地难等问题。图| 2019年,全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凌驾15亿亩次,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8.6亿亩次,托管服务组织达44万个,服务小农户6000多万户,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尺度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泉源:中国政府网)全国832个贫困县累计实施工业扶贫项目凌驾100万个在14日举行的扶贫日工业扶贫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公布,工业扶贫已经成为笼罩面最广、动员人口最多、政策力度最大的扶贫举措。现在,全国832个贫困县累计实施工业扶贫项目凌驾100万个,建成了各种工业扶贫基地凌驾30万个。
图|央视网 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工业已经开端形成,实现工业技术服务贫困县、贫困村全笼罩。2015年至2019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3416元增加到9808元,年均增长30.2%。(泉源:央视网)工信部:已建成开通5G基站超60万座在14日举行的2020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工信部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开通5G基站凌驾60万座,5G网络用户数、行业创新数均显着增长。
图|网络“未来3年我国都处于5G生长的导入期,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建设节奏,形成以建促用的5G良性生长模式。”工信部信息通信生长司司长闻库说,新基建是数字时代创新的基础,5G的推动旨在夯实数字基础,孵化更多创新缔造,注入更多新动能。(泉源:新华社)工业动向碧桂园北大荒打造全球首个超万亩无人化农场10月11日,碧桂园联手北大荒打造的无人化农场项目在黑龙江建三江七星农场举行农机无人驾驶作业现场演示会,来自17家海内外头部农机生产企业的44台/件农机设备,现场向人们展示了农作物种植生产全流程无人化作业的场景。图|搜狐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表现:“这个无人化农场试验示范项目,是现在海内外针对主粮作物的规模最大、到场试验示范的农机设备最多、作业环节项目最全、无人化技术最先进、农机田间作业无人化水平最高的一个无人化农场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全球首个超万亩的无人化农场试验示范项目。
”(泉源:搜狐网)专家:植保无人机让年轻人回流农村克日,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空应用技术部主任张瑞瑞在接受采访时表现,无人机行业很是有前景,植保无人机生长如火如荼,解决了已往的一些痛点。解决了地面机械无法进入的问题、有快速响应优势、还让年轻人回流农村“穿着皮鞋干农活”。(泉源:农世界网)图|网络 袁隆平团队创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10月14日下午,由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互助试验种植的耐盐水稻在江苏如东栟茶方凌垦区举行测产。
经实测,“超优千号”耐盐水稻的平均亩产量到达802.9公斤。专家表现,这个产量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泉源:35斗)图| 地方行动湖南:“331”机制助推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据报道,今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决议实施农机推广服务“331”机制,即省市县财政列支3亿元用于农机作业补助、购置累加补助和农机贷款贴息,撬动农机购置资金30亿元,推动各级实施农机购置补助10亿元。
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铺膜机、残膜接纳机、撒肥机、花生收获机、揉丝机、果蔬烘干机、自走式旋耕机、轻型履带拖拉机、自走式打捆机、秸秆制肥机等进入补助品目。(泉源:35斗)图|网络。
本文来源:J9九游会首页登录-www.zzsjylsb.com
QQ:519703761
手机:15691443046
电话:033-438972333
邮箱:admin@zzsjylsb.com
地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浮山县过蒂大楼4383号